极目新闻记者刘迅
通讯员杨诗雨
八旬老人心脏“大门”严重狭窄,全身供血严重不足,急需手术救命。11月19日,医院多学科专家联手,在不开胸、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,为老人微创更换了心脏“大门”。11月21日,老人已能下床活动。
心血管内科专家团队手术中
81岁高龄的陶婆婆家住汉阳。11月10日晚,老人突发胸闷、呼吸困难,人非常痛苦,家人紧急将老人送到医院急诊科抢救。当即,医院启动绿色通道,紧急进行心电图、心脏超声等检查,医生发现老人主动脉瓣口最大流速厘米/秒,达到重度狭窄标准,最终被确诊为“主动脉瓣重度狭窄”。
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祝聪聪解释,主动脉瓣位于人体左心室和主动脉的连接处,是心脏射血时的最后一道单向“阀门”。主动脉瓣狭窄,就是这道应该轻松打开的门只剩一条小缝,血液“跑不动”,影响心脏向全身各处泵血,这样全身各脏器就会“吃不饱”,除了胸闷、心绞痛、心衰出现,时间拖得越久,其他脏器都可能出问题。
如果重新更换心脏“大门”,老人身体很难承受外科手术,加上她二叶瓣畸形,主动脉半钙化,外科手术风险非常高。该院多学科专家会诊后决定,为老人微创换瓣,也就是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手术”(TAVR)。
3天综合治疗稳定老人心衰症状后,11月19日上午,手术正式开始。该院心血管内科介入团队将人工瓣膜压缩至导管内,在老人心脏不停跳状态下,从股动脉进入后直至主动脉瓣口,将瓣膜释放后、加固,替换原有的心脏“大门”。手术无需开胸,因而创伤小恢复快。整台手术耗时近2小时,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。
人工心脏瓣膜
专家小心进行每一步操作
该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龚平介绍,传统外科手术主动脉瓣置换需要开胸,建立体外循环,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完成手术。虽手术成熟完善,但一般适用年轻患者,没有肝肾肺等功能性疾病,凝血功能要好。而经导管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不需要开胸、不需要体外循环,正因为有这项技术,高龄、合并症复杂、外科手术禁忌或者高手术风险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才有了重生的希望。
据悉,该例TAVR手术的成功开展,在武汉市汉阳地区尚属首例,标志着医院在结构心脏病微创临床治疗上的新突破。
心血管内科团队
(来源:极目新闻)
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极目新闻”客户端,未经授权请勿转载,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一经采纳即付报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