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儿心脏瓣膜病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百病从寒生心脏瓣膜病患者要重视保暖防寒扶 [复制链接]

1#

冬至悄然来临,天气也迎来了最冷的一个时间段,心脏是最怕“冷”的器官,对于心脏病患而言,冬季是一个难过的坎。每当严冬来临,肺部感染及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。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,是每个患者必须面对的问题。“百病从寒生”,寒冷使人体抵抗力下降,感染致病微生物,可能引发或加重原有的心脏瓣膜病。因此,冬季应采取积极的防守保暖措施,积极调治重在养心。

对于心脏瓣膜病患者来说,在西医西药的治疗中碰钉子或栽跟头后,往往都会想到自古就有的中医,而中医常常在攻克疑难病症上有很强大的疗效,几种甚至几十种中药配伍合成的方剂调治心脏瓣膜病,效如桴鼓,给患者们带来了极大的信心。

从中医的角度,疾病无非就是阴病和阳病两种,寒、里、虚属阴;热、表、实属阳。简单来说,寒热两种病邪是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。而寒症又甚于热症,“十病九寒,百病皆起于寒”。这是因为“寒邪伤三阴”——太阴(伤肺和脾)、少阴(伤心和肾)、厥阴(伤肝)。所以,寒邪伤三阴,说白了就是寒伤肺、脾、肝、肾、心等,而这些又是人体的主要器官,伤了一个就不得了了,从而百病丛生。

世间疾病,却以“伤寒杂病”统之。《*帝内经》也说“今夫热病者,皆伤寒之类也”。中医认为,阳气是生命的能量之源,正常的生命活动都需要阳气的推动。阴阳相对,寒气是阴邪,最容易损伤人的阳气。当阳气被寒气损伤时,身体温煦不够,各种代谢机能就会所减退,不能抵抗外来侵邪,就会出现手脚冰凉、怕风怕冷的症状。

中医以温扶元阳为主旨辨治心脏瓣膜病

“温”,就是温扶以元阳为主的阳气,促使机体元气通达,血脉和畅,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方法。扶阳通脉心法就是以元阳为主的阳气为基础的。人的五脏各有自己不同的阳气,而真正决定着人体生命整体功能和进程的这个阳气,一般来说,人到了中年以后,元阳就逐渐趋于虚耗递减的状态,阳气亏损则生命功能的动力不足,气血循行障碍,易于罹患心脑血管病、瓣膜病等急慢性病变。因此,辨治心脏瓣膜病,重视扶阳,以温阳为主导来遣方用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。

治病注重扶阳,就是抓住了根本,诚如宋代窦材在《扁鹊心书》中所谓:“为医者,要知保扶阳气为本,人至晚年,阳气衰,故手足不暖,下元虚惫,动作艰难。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,气在阳所在也”,所以说在临床上,对于心脏瓣膜病、风心脏等慢性疑难病症(证),以温通扶阳为治,常可提升疗效。

以通脉活血为核心使心脏得养,整体安和

“通”,就是疏通阳气,通畅气血,以温通阳气达到祛除阴寒、血瘀、痰浊等病邪而活血通脉的方法,扶阳通脉心法是以通脉活血为核心的。一些慢性心脏病患者,或年高肾阳亏虚,或久病元阳日损,多呈现生命动能衰退,即心脾肾之阳虚的征象,阳气虚衰则阴阳气化失职,气机升降失常,脏腑功能失衡,经脉气血不通,致使阴寒凝结,瘀痰壅塞而生重危疑难之病症(证)。因而,辨治心脏瓣膜病证,应首重阳气,以温扶阳气而促通脉活血。

扶阳通脉心法的中心思想就是重阳,立法处方谨守病机,时刻把握阳气之动态变化过程,促进机体真气血脉通达和畅,生命功能振奋,脏腑功能协调,整体生命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状态;由此,则机体足以消尽阴气(邪),使气机之升降出入复常,即可达“阴平阳秘,正气存内”,阴阳平衡,脏腑和谐,不易受邪发病的目的,特别是可使心血管脉络通达和畅,心脏得养,这是整体安和的基础。对于通阳的问题,医圣张仲景在《伤寒论》《金匱要略》中用的最早也最活,《金匱要略》中有一句名言:“若五脏元真通畅,人即安和”,这就是“通”的最重要涵义。

62岁心脏瓣膜病人终于找到对症的药,才得以挽救性命

曾有一位家是武汉新洲区凤凰镇的62岁*老先生,他的病说起来有些来历,最开始是因为心脏瓣膜不好,胸闷、喘不上来气,突然嘴唇变白、呼吸困难,医院,打点滴打了很多天,结果也没什么改善。于是他出院,医院住院,医院无比现代化,医生一看是心脏瓣膜不好,马上就开始活血化淤,给他开了很多中药,用点滴注射进人体。这也许就是中西医结合吧!结果若干天后,不但症状没有消除,还加重了,病人出现了不能睡觉,每天晚上烦躁胸闷,同时没有胃口,每餐只能吃几口饭的情况。

后来多方打听找到了广慈中医门诊,大夏天却见他竟穿了两条裤子,一件长袖衣服,双手抱肩,显然是很冷。把脉脉象缓,重按无力;伸舌,舌质淡白。大热天如此怕冷,这就表明他的身体已完全被阴的能量所控制,阳的能量已虚弱不堪了。《*帝内经》说:“阳虚则寒,阴虚则热。”最明显的是他的手,手指都发青了,还冰冷,中医说“手青至节”是很严重的情形。通过服用中医系列古方膏滋剂和丸剂很快就好转了,不仅是不适的症状一一消除,心脏瓣膜病还逐渐调治好了,体质也增强了,用*老先生的话说:“终于找到对症的药了,挽救了我的命啊。”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