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比较好的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://m-mip.39.net/pf/mipso_4707905.html楚天都市报讯(记者刘迅通讯员王紫)67岁老人心脏最重要的一扇“大门”出问题,一直不敢开胸手术,最近经常胸闷喘气,一活动就难受。上周,在家门口的义诊现场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医生智莹建议,可通过微创手术换瓣膜,提高生活质量。
李婆婆回忆,40多年前她曾发生过活动后晕厥,检查发现是先天性主动脉瓣结构异常。通俗理解,相当于心脏最重要的一扇“大门”损坏,影响血流正常通过。
由于当时医疗技术受限,医生建议只能开胸手术更换这扇损坏的“心脏大门”,但她担心风险太大,一直坚持保守治疗,并十分注重日常健康管理。但瓣膜使用年限越久,问题越发突出。近年来,老人总感到乏力、活动后胸闷气喘,且有加重趋势。
上周,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梨园心血管临床医学中心前往社区义诊,李婆婆赶到现场询问。接诊医生智莹建议,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,可手术治疗,目前已实现微创更换瓣膜。
智莹介绍,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速,心脏瓣膜退行性改变成为瓣膜病的主要原因,且患者数量越来越多。之前这类患者的传统治疗方法,是外科开胸手术。这种手术方法需要在心脏停跳的情况下建立体外循环,在胸口切开约20厘米的伤口,切除病变的瓣膜,用人工瓣膜替代。但因创伤较大,手术和术后恢复时间都较长,一些年老体弱或心功能较差的患者无法承受外科开胸手术。
“‘超微创’换心脏瓣膜,是在大腿的股动脉开一道小口子,将人工瓣膜通过导管输送到病变的主动脉瓣膜处并且释放,代替坏掉的瓣膜,恢复心脏瓣膜正常的开闭功能,让体内血液循环恢复通畅。”智莹介绍,这种手术方式成为高龄、高危、有其他脏器疾病以及合并症多、外科手术高危患者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声明: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邮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