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癜风的药物 https://disease.39.net/bjzkbdfyy/170816/5629059.html24岁是风华正茂的年龄。可对体弱多病的小文来说,正常呼吸已经是一种奢侈。因为,他的心脏瓣膜被细菌“吃掉”了。
近日,张国报教授带领团队,为24岁的小文一次性实施了六项复合手术,把小文被细菌“吃掉”的心脏瓣膜修复完整,为他年轻的生命加油续航。
小文是许昌长葛人,8岁时因先天性心脏病,在上海做了心脏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。
术后刚开始效果不错,可是胸闷、体力下降等症状再次出现,复查超声时发现,心脏室间隔有残余返流。
从此以后,小文一家就踏上了漫漫的求医之路。医院不少,可病痛一点没减轻,反倒一天比一天重。年纪轻轻,却好像病入膏肓的老人。
近日,小文病情突然加重。不仅胸腹疼痛难忍,而且下肢水肿的厉害,还伴随呼吸困难。久病成医的他心里很清楚,自己又走到了鬼门关前,这次,有可能过不去了。
果然,医院进行检查的他被告知,病情严重且复杂,如果进行第二次手术,难度大,风险高,手术的成功率只有20%。
面对这样的情况,小文的爸妈绝望极了,每当想起儿子这么年轻却要失去生命的时候,眼泪就哗哗直落。就在这时,家里亲戚告诉小文一家,医院汇聚了很多心血管领域的知名专家,不如去试试。
抱着最后一搏的心态,小文一家再次出发,来到医院,找到了成人心脏二病区主任张国报教授。
经过检查,张国报主任发现,由于身体孱弱,小文的心脏瓣膜已经被细菌“吃掉”了!
被细菌“吃掉”,这是啥情况?原来因为身体虚弱,细菌就乘虚而入进入小文体内,附着在室缺残余漏附近,并不断发展,把紧邻的瓣膜吞噬殆尽,形成了严重的心内膜炎。
不仅如此,小文同时还存在室缺残余漏、主动脉瓣周脓肿、二尖瓣关闭不全、心力衰竭等诸多问题。心脏的这些问题,碰上任何一种都是“灾难”,可小文却同时“拥有”了全部。
手术必要且急迫。而且,只有同时解决患者室缺残余漏、心内膜炎、主动脉瓣周脓肿、二尖瓣关闭不全等问题,才能挽救小文的生命。
但是,想要为这样的患者实施手术,难度可想而知。因为小文已经做过开胸手术,胸腔内会有严重黏连。二次开胸就是不小的挑战,再做如此复杂的手术更是难上加难。
做好周密的术前准备后,张国报主任、李廷武主任医师、李昭主治医师等专家会同麻醉、体外循环等专家,开始为小文实施“心脏赘生物清除+主动脉瓣右冠瓣环切除+室缺修补+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+肺动脉瓣机械瓣置换+主动脉修补”这场艰难的手术。
手术台上,专家们发现,细菌产生于室缺残余漏处,细菌生长蔓延到临近的主动脉瓣,破坏了主动脉瓣及周围的心肌后又“侵蚀“了肺动脉瓣。
心脏就好像家里的房子,瓣膜就像房间的门,室间隔就像房间之间的木板隔墙,室缺残余漏就像隔墙上一个未补好的洞。隔墙木板上的洞生虫了,不仅破坏了隔墙,还蔓延破坏了两个临近的门以及两个门之间的结构。医学上把两个门也就是两个瓣膜之间的结构称为纤维三角。关键就是修复这纤维三角有难度。这就像不仅要换两个房间的门,还要修复两个门之间的纤维三角结构。
这可是心脏手术的大工程,需要修复的地方太多了。这样的手术张国报主任也是第一次遇到,在河南省内还没有人做过。可是张国报主任心里有数,他是心脏瓣膜手术的专家,他曾经成功做过的三个瓣膜同时置换手术。在省内,这种技术张主任的水平可是首屈一指。面对这个年轻的生命,他有信心。
手术过程精细异常且有条不紊。
专家们先清除了心脏赘生物,完整修补室间隔缺损。
接下来,对那个重要的纤维三角进行重建。成功后,对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进行置换。
由于细菌炎症的作用,病人的主动脉壁也变得非常薄弱,心脏恢复跳动后主动脉壁出现撕裂穿孔,大血管外科乔刚主任医师立即上台细心成功修补了破裂主动脉前壁。
一步一步,手术从上午8点多,一直持续到晚上8点多。12个钟头的鏖战,专家们终于完成心脏赘生物清除、主动脉瓣右冠瓣环切除、室缺修补、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、肺动脉瓣机械瓣置换、主动脉修补等手术的关键步骤。
过程是艰难的,效果是让人惊喜的。
术后第二天,小文撤除呼吸机。
术后第二天,小文转到普通病房。
术后两周,小文健步如飞、状如常人。
目前,小文已经痊愈出院。
张国报主任介绍,临床上细菌侵蚀心脏的情况并不罕见。容易发生这种情况的高危人群有两种:一个是患者本身有器质性心脏病,心脏结构不全;还有就是自身免疫力低下的人,比如老年人以及一些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、接受过化疗的特殊人群。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长时间发烧,并且确定不是由感冒引起的发烧时,要当心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可能性。